“媽媽,老師不喜歡我”你的回答,決定了孩子
- 上傳者:admin
- 日期:2021-06-18
- 瀏覽次數(shù):0次
孩子從學校回來,談及多的,一般都是他的老師。這時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聰明又敏感。小小的他們坐在講臺之下仰視老師,不光聽他們傳授知識,還在細致地觀察他們。他們可以把幾個老師的特點,歸納得頭頭是道。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,家長很有可能被這個問題問住:“老師會不會不喜歡我?”每位家長都是從孩子過來的,我們都經(jīng)歷過那個階段。老師和孩子之間,伴隨著教與學,一定在無形中建立起評價與被評價的特殊關系。 我很清楚師生雙方良性的評價,對孩子意味著什么。 孩子對老師印象如何,老師又怎么看待孩子,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精神狀態(tài)。
關于老師對孩子看法的問題,真的有必要好好跟孩子談談。老師是不是一定會偏心一些學生?當被問到“對學生你會‘偏心’嗎?”,面對這“靈魂的拷問”,老師們的回答很真誠。有的老師表示:“不會偏心,因為偏心學生是能感受到的,這樣會影響課堂氛圍。” 有的老師表示:“也有過偏心,但必須要克服這種心理,因為對孩子最起碼的準則是一視同仁。”絕大多數(shù)老師,都是因為熱愛教育事業(yè)、喜愛孩子或有教育情懷才選擇當老師的。在“偏心”這件事上,沒有老師會刻意而為之。那么,當孩子覺得老師偏心時,父母該怎么處理呢?
孩子有這種情緒和觀點,一定有他們的原因,作為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緒,尊重孩子的感受,而不是立馬覺得“老師才不會錯,肯定是你理解錯了”“老師這樣對你,肯定是你不好”而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。面對關系中的沖突,父母不妨先詢問孩子一些細節(jié),讓孩子把內心真實的感受說出來。
一般情況下,孩子覺得老師偏心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:一是老師也是人,他們也有自己的局限。一個老師會有幾十個學生,讓老師把每個學生都照顧到位,這是不可能的。在眾多學生中,肯定有的人是照顧不到的。二是有些學生對老師存在不合理期望,希望老師關注到自己的一舉一動,回應自己的每一個需要。但老師不是心理咨詢專家,不可能完全以這一個學生為中心,這必定導致這個學生會覺得自己不被老師愛和關注。
3、父母的引導具有針對性
“親其師”才能“信其道”。 孩子每天大多數(shù)時間都是和老師共度的,聰明的父母,都會維護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,并鼓勵孩子維護師生關系的和諧。那么,怎么樣讓老師“喜歡”上自己呢? 美國教授布吉林等人,提出了一條在人際交往中成為受歡迎的人的“三A”法則,這條法則,對孩子社交一樣適用。
人和人之間的氣場,很微妙,當孩子真心感激并贊美老師時,老師會從內心感覺到,也會把尊重和贊美反饋給孩子。這是師生關系中的潤滑劑。人際關系,總是動態(tài)發(fā)展的。 當一個孩子一心向上,善良禮貌,做事得體時,即使開始不被老師重視,在慢慢相處中,也會改變老師的看法。
孩子迫切想獲得老師的認可和喜歡,不能如愿時,會灰心,甚至難過。我們要幫他做正確的選擇,爭取得到老師的喜歡;無能為力時,安撫他的情緒、重塑他的信心,避免傷害。別讓這成為他愛上學校、愛上學習的障礙。我們的幫助,不僅是幫他度過眼前這個難關,也是幫他認識真實的世界,學習如何在權威之下保持自我、堅守自我,形成自己的判斷力,甚至捍衛(wèi)自己的能力。就這樣,陪伴孩子走過成長中一道道溝和坎,助力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、獨立快樂的人。